为啥游牧民族越来越友好?探秘18世纪亚欧草原的三大火药帝国
虽然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是最早使用火药的军队之一,但到了18世纪却是三个火药帝国成了欧亚大草原的主宰,大部分蒙古人反而成了受害者。
这三个火药大帝国中,沙俄的实力最强。它是蒙古人在亚欧大草原西侧的敌人。早在1678年彼得大帝刚即位时(他是1672年继承皇位),沙俄的150个城市内就已经拥有了3575门火炮,加上十万级的骑兵部队,沙俄因此让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人臣服于自己。在和周边的游牧部落作战时,沙俄军队既能摆下车垒大阵阻挡敌人冲锋,还能用轻型火炮伴随骑兵冲锋作战,他们的固定堡垒更是让游牧民头疼。
在北方战争第一阶段(1701到1709年),沙俄的火药生产数量达到了22.6万普特,平均每年2.5万普特(即每年40.9万公斤)。沙俄的枪炮生产也进入了疯狂模式,仅卡敏斯基火炮厂就在1701年到1718年生产了807门火炮,图拉兵工厂(这个兵工厂直到二战都是三大兵工厂之一)在1715年9月到1719年一月份生产了66354只燧发步枪,平均月产量甚至达到了1616只。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汉阳兵工厂年产1490支汉阳造的产能。此外,图尔等兵工厂每年也有上万只燧发枪的产能。在沙俄的枪炮和战马威胁下,蒙古人、哈萨克人都逐渐失去了大草原上的霸权。
亚欧大草原周边第二个火药大帝国就是清朝。康熙皇帝是仅次于彼得大帝的火药大玩家。康熙年间清朝中央政府一共生产了905门各种火炮,南怀仁监制了其中的513门。康熙31年(1692年)工部濯灵厂储存了演放火药(训练火药)20万斤,军需火药30万斤(清朝的一斤是近600克)。加上各地储存的火药,清朝火药的存量大致和沙俄相当,所以康熙才有了和彼得大帝掰腕子的资本。
清朝的火枪主要是火绳枪(鸟铳)。在远征准噶尔的军队中,清军每一百名战兵中有鸟枪手75名,配永胜威字号鸟枪和鑚布喇枪。虽然清朝也有进口和仿制的少量燧发枪,但这些都是皇室的玩具,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总体上说,清军的火药管够,但在枪炮技术上已经落后于沙俄,所以呈现出沙俄进攻,清朝防守的架势。
亚欧大草原上最后一个火药玩家是准噶尔汗国,人口只150万左右的准噶尔汗国勉强建立了火药和枪炮产业。早在1650年它就从沙俄引进了铁匠2人、炮匠2人、大炮一门。到葛尔丹时代,准噶尔已经可以生产出不少火药。在葛尔丹策凌时代,准噶尔人在瑞典战俘雷纳德的帮助下大有长进,他们一共生产了四磅炮15门、小口径火炮4门,10磅炮10门,此外他们还有数千户人家手中有枪支。在和蒙古同胞开战时,准噶尔人会用枪炮进行第一轮打击,然后才是弓箭射击,经常把缺乏枪炮的蒙古同胞打得落花流水。
但准噶尔的军队遇到了清军时就显得很寒酸,昭莫多之战的清军就装备了神威炮10门、子母炮24门(戴梓改造的弗朗机炮)、江南炮55门、新造炮3门。面对优势火力的敌人,葛尔丹和老婆、嫂子阿墩只有拼死冲锋,结果阿墩被子母炮击毙,葛尔丹遭到了惨败。
在18世纪的一系列战争中,蒙古人被拥有优势火力的清军、俄军打得很惨,他们也只好低下了头。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竟是拿破仑吊打普鲁士军队的秘诀
能当团长才是真欧洲近代土豪
iphone新版微信
星标+置顶
一秒钟找到冷研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殳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